新手头疼的毛滴虫 一篇讲明白

2025-09-23 06:01:24.0   (1366次)  作者:养鸽三六九

毛滴虫病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别看这病常见,要是没及时处理,鸽子必然深受其害。今天和各位新手鸽友来详细阐述一下这病的症状、怎么和其他病区分,以及具体的防治方法,帮新手鸽友更好地应对。​

一、赛鸽毛滴虫病:这些症状要留意

赛鸽毛滴虫主要在鸽子口咽粘膜表面的分泌物里繁殖,所以发病后最明显的就是口咽部位出问题——粘膜会溃疡,还会出现带干酪样坏死的脓性炎症。这些干酪样物质要是堵在咽部,会影响鸽子呼吸,严重时还会让鸽子难受。

一般来说,成年鸽大多是健康的带虫者,但如果带虫量多了,也会像幼鸽、青年鸽一样,口腔里出现大量干酪样物。在发病的鸽群里,能清楚看到干酪样物覆盖的病灶往周围扩散的痕迹。要是炎症蔓延到鼻咽部,鼻咽部的粘液会和口腔里的干酪样物混在一起,形成浅黄色粘液从鸽子嘴里流出来,这时候就说明病情已经不轻了。

而幼鸽抵抗力弱,一旦被传染,毛滴虫会在口咽部大量繁殖,损伤上消化道,导致乳鸽消化吸收不好,慢慢变瘦,严重的还会死亡。​

二、毛滴虫病与其他病的区别​

有些疾病的症状和毛滴虫病相似,要是识别错误用药不对,不仅治不好病,还会耽误时间。这里教大家区分最常见的两种:

1.和念珠菌病的区别​

毛滴虫病的症状主要集中在口腔,严重时才会波及食道和嗉囊,上消化道从口到下会有淡黄色伪膜;而念珠菌病最常发病的部位是嗉囊,会让嗉囊粘膜增厚,上面出现白色、圆形、隆起的溃疡。​

另外,念珠菌病发展到口腔时,嗉囊和腺胃的溃疡已经很严重了,还会有伪膜覆盖;但毛滴虫病的病变很少会发展到腺胃和小肠,这是很明显的区别。​

2.和维生素A缺乏症的区别​

维生素A缺乏症在鸽子身上的表现,和在其他禽类身上差不多,是慢慢加重的,而且如果喂的是相同饲料,会出现全群发病的情况;但毛滴虫病在鸽群里是按比例发病的,不同鸽子因为感染时间、抵抗力不一样,病情严重程度也不同。​

其实现在养鸽大多会在保健砂里加多维,饲料里加富含维生素A的鱼肝油,所以明显的维生素A缺乏症已经很少见了,遇到类似症状,优先考虑毛滴虫病会更准确。​

三、防治毛滴虫病:这些方法要记牢​

毛滴虫病防治起来有两个难点:一是虫体主要在消化道上段(尤其是口腔)繁殖,不好彻底清除;二是毛滴虫会破坏消化道粘膜,容易让有害细菌滋生,导致细菌病和毛滴虫病一起发生,或者继发其他病。结合多年经验,总结了这几个实用的防治方法:​

1.重点做好后备种鸽的防护​:后备种鸽是减少后续毛滴虫病发生的关键。建议后备种鸽四个月龄前离地饲养,这样能减少接触毛滴虫污染源(比如带虫鸽的吐出物)的机会;从乳鸽留种时,就喂3-5天甲硝唑;大概两月龄时,再喂一个疗程甲硝唑预防;等后备种鸽成熟、配对上笼前,还要喂5天甲硝唑,尽量让种鸽少带虫上笼,避免传给后代。​

2.正确使用药物,别乱加量​:现在常用的甲硝唑是非水溶性的,最好的用法是拌在饲料里喂,日常预防也能拌在保健砂里。但要注意,甲硝唑有一定毒性,不能随便加大用量或延长疗程,一般一个疗程5天就够了,不然会导致种鸽产蛋减少,或者光蛋增多,反而影响繁殖。​

3.成年种鸽定期预防​:成年种鸽大多是毛滴虫携带者,所以在生产期间,除了做好鸽舍卫生,还要定期用药预防。不是新上笼的生产种鸽,一般1-1个半月就要用一个疗程的药,3-5天就行,能有效控制虫体数量。​

4.准确判断幼鸽病情​:有时候种鸽看着正常,但乳鸽却因为毛滴虫病变瘦,而且没有明显外观症状,也不拉稀,容易和维生素缺乏、保健砂不足混淆。遇到这种情况,除了检查维生素和保健砂的供给,还要看幼鸽口腔——有毛滴虫病的幼鸽,口腔内侧前端两边会比较粗糙,光泽度差,这是很明显的特征。​

5.必要时联合用药​:在湿热、通风不好的环境里,如果没做好预防,乳鸽很容易同时得毛滴虫病和细菌性胃肠炎,严重时会拉稀、发烧。有些时候只按细菌性胃肠炎治疗,会出现前2-3天好转,之后反而越来越差的情况。所以乳鸽生病时要仔细检查,一旦有拉稀、发烧,最好把防治毛滴虫病的药和防治细菌性胃肠炎的药一起用,这样才能彻底治好。​

赛鸽毛滴虫病虽然常见,但只要能及时识别症状、分清相似疾病,再用对防治方法,就能有效控制病情,减少对鸽子的伤害。日常多留意鸽子状态,提前预防,比生病后治疗更重要,新手鸽友们一定要多上心。​


文章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