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鸽想进阶:淘汰要狠 配对要活

2025-09-22 06:01:08.0   (1931次)  作者:秋日繁花

养鸽子时候,很多人总想着找找独家窍门,学学名家的核心秘方。这几年在养鸽实践中,我踩过不少坑,发现养鸽最重要在喂食、筛选、配对这几个关键环节,也总结出一些实打实的经验,都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干货分享给大家。

一、喂食一天一顿就足够

喂食讲究按需供给,只有抚育幼鸽时,鸽子需要更多能量,才分上午、下午两顿喂;其他时候,不管是成年鸽还是下窝后的幼鸽,统一都是一天一顿,让它们形成规律的进食习惯,也能避免饲料浪费和鸽子积食。

饲料搭配要跟着季节和鸽子状态变:换羽期鸽子需要补充营养,就以营养饲料为主;南方黄梅天潮湿,鸽子容易消化不良,就用一半清除饲料、一半营养饲料。过了黄梅天,再回到以营养饲料为主,掺一点清除饲料调剂;育种期要给鸽子补充能量,就在饲料里加3%的玉米,其余用幼鸽粮;闲置的鸽子会喂一些,有比赛任务的鸽子就喂幼鸽粮。

另外,坚决不给鸽子喂营养丸之类的补品。一来天天一个个筛选、投喂,人累得够呛;二来鸽子被频繁折腾,容易应激,反而影响状态。饲料搭配合理了,鸽子自然能吸收到需要的营养,没必要搞这些花架子。

二、幼鸽狠下心淘汰,才能留好苗

淘汰要趁早:鸽子出壳以后,先看蛋壳,如果表面清理不干净、带血丝的,说明幼鸽先天发育不好,直接淘汰;再看幼鸽的脐带,有血丝、黑点、凸出来的,不管什么品系、血统,一律不留;喷窝期间,要是发现鸽棚是潮湿的,其实就是小鸽子拉水便,也可以直接淘汰。

18到20天左右打一针疫苗,22天左右下地,小鸽子落地后,顶多在第二天拿着嘴巴去水里面塞一塞,教它喂水,要是之后还是跟不上,照样淘汰,不浪费精力。下地的幼鸽以后和成年鸽一样一天喂一顿,每周补1-2次钙,掺在水里或饲料里都行,保证营养,能适应的才是好苗子。

三、配对与引种:不迷信冠军配对,灵活调整

很多鸽友觉得冠军配对要一直保留,其实不然,养鸽要跟着环境和赛制变,配对也得灵活调整。

每年必拆配对:在我自己的鸽棚,不管上一年是不是冠军配对,今年都会拆。每对会先出一两窝鸽子,之后就重新配对。因为每年的天气、赛制都不一样,饲养方法也会有调整,如果死守着原来的配对,反而可能错过更好的组合。黄金配对可遇不可求,不如主动尝试新组合,说不定能出惊喜。

套环不挑公母:给特比环套鸽时,只要是健康的幼鸽,一窝两只都套。虽说秋天母鸽飞得多,但公鸽也有不少能出成绩的,没必要提前筛选,毕竟谁也没法预知哪只更能飞,只要把发育不好的淘汰掉,剩下的都有机会。

引种不盲目:想提升鸽群质量,引种是必要的,但不用非要花大价钱买知名鸽王冠军。地方赛中成绩真实的鸽子,性价比更高,而且能更好地适应本地的气候和赛制,引种时只要有针对性,比如缺速度就引擅长短距离的,缺耐力就引长距离稳定的,就能起到改良品种的效果。

我这一直觉得养赛鸽就像“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”,这里的“进”,一是要有上进心,每年都要总结经验——成功了就想怎么做得更好,失败了就找原因,别人的鸽子能回来,自己的没回来,肯定有问题,多思考、多调整,才能不断进步;二是要适时引进好鸽子,给鸽群注入新活力。


文章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