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引种好坏 3年见分晓”北京名家谈引种心得

2025-09-02 06:01:00.0   (2408次)  作者:合鸟

北京齐天鸽业-刘齐,是一名“斜杠赛鸽人”,除了成绩优异的名家赛鸽手,他曾经还是一位A级指导犬训犬师,不同行业的“无痛转换”,让他对许多事情都保持着一点就通的聪慧。他坚信,赛鸽要长久,家族是第一位。也曾提出过一条清晰的“赛鸽小白成长路线”,跨行业、跨物种都能多点开花,他是怎么做到的?一起来看。(@沈阳职业赛鸽联盟)

个体手感完美不一定飞,没准儿就是你觉着摸着不好的,这样的鸽子就飞了。

但是我会压我摸着顺手的鸽子,所以这鸽子如果我摸着哪儿都不顺手的情况下,不管他飞什么成绩,我可能会给他淘汰。我会把这种鸽子连根拔起。

现在好多鸽友,就包括我也一样,永远都会觉得鸽棚里少一路鸽子,有的人在今年买、明年买、后年买,而且一直在买不同的鸽子。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我买回来的鸽子,一年不飞明年我就宰。这样的试验的概率也是很低的。

引进鸽子之后不要马上用

我从国外引进整轮的鸽子,当年我是不使的。顶多把这些鸽子的配对,当保姆喷一窝鸽子,同时把它的自身的一些毒素、抗生素这些喷出去。新陈代谢要变好,让它换一身完美的毛,再让它适应我的鸽棚,有一个绝对的领地意识,让它把窝认好。第二年定了之后我才会用。

我觉得如果引进的鸽子,窝都没占好、没有恋巢的状态,随时都很紧张的情况下,即便出来幼鸽,稳定性也不会好。但也会有飞的,只不过飞的比率高与低。我认为这个鸽子你引进到家第一年,飞与不飞,都可以不计算于这个数据以内。第二年开始,就是你正式使用的第一年。这鸽子到你家,应该给它3年时间的机会。

为什么有的大咖卖鸽子老说,你这鸽子3年不飞回来,我给你退换,就是这个原因。因为你第一年你不能算数,第一年到家,鸽子都没稳定下来。第二年你才是正式启用。你可能配一个、两个,然后你第3年可能再配几个。如果这样还不飞,你才能去选择,去淘汰。

当然,还有一种人宰鸽子很快的原因就是——引进的成本没花到位。比如让你引进个KBDB鸽王冠军、前十,你绝对不会买到家,第一年没飞出来扭头就给它宰了,对吗?你花一两千引进一只鸽子回家,不飞第二年你就宰它,你不心疼。你花几十万一只鸽子,第一年你在家不飞,你扭头就能宰了?这是不可能的。

所以不要着急,试验鸽子过程也一样。当你选择了这个人,选择了这个鸽子,选择了它这个家族,至少是你觉得个体没有问题。我觉得你要给它3年时间去试验。还有一种人飞鸽子的概率会高一点,就是“杀杀杀”的那种人。这趟鸽子一年、两年、三年不飞,啪——连根拔杀这趟鸽子,杀到最后,家里就剩飞的了。

你的认知决定你的高度

要有一个逻辑思维,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,取长补短嘛。就比如我家鸽子弱项是什么、强项是什么。比如我家鸽子耐飞,那我要提速对吧?比如我们家的鸽子快,我要相对来讲让它变成“稳快”。比如我们家鸽子的爆发力不好、或者肌肉肉质不柔软等等。

你就是想办法去引进一些新的鸽子,来改良你们家的鸽子。但是前提是,你引进来的鸽子一定要配你们家的鸽子,对吧?就是你已经有一趟主力家族的东西,不管你外来的什么鸽子回来都得先能配上你们家的鸽子,一年、两年、三年配对,飞了,成功了;不飞,摘除掉。我再引进其他的鸽子。

但是一定要引进一个家族,不要东一支西一支的,那你很难适应出来。原来我刚接触鸽子的时候,认为就是——我要有好鸽子,我就我就能飞了。什么叫好鸽子?有好鸽子的人太多了,但是怎么把这好鸽子发挥出来?要是所有人都懂得把好鸽子发挥出来,那这鸽界是真的就太难了。

就是说,在大赛场参赛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有家族,家家都有好鸽子。但是你怎么把好鸽子用出来,怎么让它延续,其实这个问题是非常难的。所以后来我在养鸽的过程中,就是我又想一个问题。第一,有好的鸽子;第二,有好的家族;第三,有好的实战;第四,你要有一个牛逼的思维层级。思维决定了你能到达什么高度:

比如说一个种地的农民想赚钱,他可能从成本上省,节省成本-卖出去这样赚钱。

但是比他思维层级高的人可能会想,我不要省这些东西,我把菜种的漂漂亮亮的。可能一批发,直接一天就卖空了。

但是又高一层的人可能就直接去收菜,给它换上好的包装,就能进入大超市卖;

比他思维更高的人就成立一家公司,做一个水果蔬菜的平台。

因为你的思维层级不一样,所以你挣的每一部分钱不一样。

这个道理用在鸽子上也是一样。因为你的思维层级不一样,所以你打的比赛的大小,跟比赛鸽子的层级,包括教练的层级也是不一样的。你要往上提升的话,你一定要提高你的思维层级,还有交际的圈子。当你的交际的圈子越高了,层级也就越高的。所以说大家养鸽的过程中,要想如何去提高自己。怎么才能一步一个台阶的往上走,对吧?

从鸽子来讲,引进、育种、每年的实战,总结出的家族,然后缺什么补什么,我去补强。再丰富自己的朋友圈,跟一些大咖也好,职业教练也好,还是说玩鸽子几十年的一些前辈也好,他们跟你说一百句话,学会筛选、吸取两句,最后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,一定会走向成功。


文章来源于网络